Photo: PatitucciPhoto

大家在登山後有沒有發現皮膚容易紅腫、嘴唇乾裂甚至有一些曬傷脫皮的狀況呢? 
高山氣候因為較冷冽,會讓人有一種沒什麼陽光應該不需要防曬的錯覺。

紫外線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紫外線強度也明顯升高,冬天山區的紫外線強度較平地高許多,夏天山區的紫外線強度與平地則差不多,但一年四季高海拔地區的紫外線強度都是8以上的過量級,夏季更是達到11以上的危險級,因此更加需注意防曬!

太陽的紫外線的波長最短能量高,對人體也會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高海拔地區由於空氣較稀薄,因此能夠阻擋及吸收的紫外線量也較低,一般而言海拔上升300公尺,紫外線強度會高4%,每上升1000公尺,紫外線增加10至12,因此3000公尺的高山會比平地多近40-45的紫外線。

                        

除此之外,若是在雪地、溪流、湖泊或是岩壁較多的地區,光反射所帶來的紫外線亦相當可觀,雪地會反射75的紫外線,要抵擋這種不是從上方來的紫外線,只靠帽子是不夠的,必須攜帶頭巾或圍巾等裝備,也需要準備高包覆性的太陽眼鏡以全面保護眼睛被紫外線傷害。

小補充:
紫外線分為三種,近紫外線
UVA,中紫外線(UVB)和遠紫外線(UVC)。地球表面的臭氧層會抵擋UVC,而UVB會傷害人的表皮,UVA會直達皮膚深層真皮層。因此從事戶外運動,一定要做好萬全的防曬措施,才能讓皮膚好好的隔絕紫外線的攻擊。

防曬衣料產品上的UPF是什麼呢?
衣料產品中,市面上使用紫外線防護指數 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來標示。UPF 集中在防止 UVB 導致曬紅、曬傷的情形,但對於曬黑的效果就要看相關的檢測報告有沒有提到導致曬黑、曬老的 UVA 防護能力。

而UPF是怎麼看呢?
UPF >50 的衣物能阻絕 98% 的太陽光,結論是只有 2% 的紫外線能接觸到皮膚。UPF 數值愈高,就能阻擋更多紫外線抵達皮膚。

但是還是有許多變因會影響UPF,因為其檢測的狀態是在乾燥且未經伸展的布料上面。

以下是可以注意的幾個重點:

  • 衣服顏色深淺:顏色越深、防曬能力就越好。
  • 編織法的密度:編織越密集,孔洞越小,防曬效果越好。但這也表示當衣物伸展時,會影響到防曬效果。
    防曬效果較好的布料:像聚酯、尼龍、牛仔布、帆布、合成織維、羊毛、蠶絲等
    防曬效果較差的布料:亞麻、嫘縈、大麻纖維。

    另外有的織物廠商在製作衣物過程,也會加入洗衣添加劑,像是光學增白劑(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簡稱 OBAs)和染料,藉此吸收紫外線。
  • 衣物乾燥度:衣物流汗濕掉時,會降低衣物防曬能力。

那麼從事戶外健行活動應該要準備什麼樣的防曬裝備呢?

 

 

  • 選購UPF 40+/50+的衣料, 其標章是符合歐盟規範的保證
  • 攜帶遮陽帽,鴨舌帽、寬緣的帽子、棒球帽或頭巾帽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 塗抹防曬乳,選用高係數須定時塗抹補充以確保臉部敏感肌膚不被曬傷
  • 帶太陽眼鏡,保護好靈魂之窗避免強烈陽光照射

 

資料來源:hello醫生 & 100mountain 百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