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論是九華山的大斷層、七彩湖的湛藍清茵、東郡大山下的平闊草原、卡社溪畔的醉紅楓葉,我們的身影故事,都在這裡。
丹大地區以濁水溪上游的丹大東、西溪為核心,四周涵蓋了卡社、郡大、哈伊拉漏、馬太鞍及太平諸溪流域,介於太魯閣與玉山國家公園之間,山高谷峻,形勢封閉,是台灣最深最遠的地方……
走在台灣最深最遠的中心,這一群穿著雨鞋、背著大背包、就讀於最高學府台大的年輕人,汗水浸濕了頭髮,身上沾染泥土髒污,腿腳隱隱發熱腫痛;現在要用他們發亮的眸子、讚嘆與驚奇的口吻,以及親身經歷的興奮感受,告訴你,他們在山裡遊蕩的故事。
‧本書內文特選日本製紙大廠NPI高磅數微塗日標紙,全書彩色印刷,藉由紙質顯色卻不透光的特性,凸顯台灣山林之美。特聘生態插畫、科學繪圖家黄瀚嶢繪製專屬書衣,以典雅維納斯錦紋美術紙來展現山林紋路,並搭配五色印刷效果增加質感。隨書附贈書卡一張,使用高磅數卡紙印製,作為三十周年紀念本典藏。 本書特色
‧台灣登山界經典之作!30周年紀念版
‧步入更深更遠的丹大溪流域,實錄探勘活動,一窺山林之美。
‧多幅丹大山區稜脈圖、水域圖重新繪製收錄。
不論是九華山的大斷層、七彩湖的湛藍清茵、東郡大山下的平闊草原、卡社溪畔的醉紅楓葉,我們的身影故事,都在這裡。
丹大地區以濁水溪上游的丹大東、西溪為核心,四周涵蓋了卡社、郡大、哈伊拉漏、馬太鞍及太平諸溪流域,介於太魯閣與玉山國家公園之間,山高谷峻,形勢封閉,是台灣最深最遠的地方……
走在台灣最深最遠的中心,這一群穿著雨鞋、背著大背包、就讀於最高學府台大的年輕人,汗水浸濕了頭髮,身上沾染泥土髒污,腿腳隱隱發熱腫痛;現在要用他們發亮的眸子、讚嘆與驚奇的口吻,以及親身經歷的興奮感受,告訴你,他們在山裡遊蕩的故事。
‧本書內文特選日本製紙大廠NPI高磅數微塗日標紙,全書彩色印刷,藉由紙質顯色卻不透光的特性,凸顯台灣山林之美。特聘生態插畫、科學繪圖家黄瀚嶢繪製專屬書衣,以典雅維納斯錦紋美術紙來展現山林紋路,並搭配五色印刷效果增加質感。隨書附贈書卡一張,使用高磅數卡紙印製,作為三十周年紀念本典藏。
本書特色
‧台灣登山界經典之作!30周年紀念版
‧步入更深更遠的丹大溪流域,實錄探勘活動,一窺山林之美。
‧多幅丹大山區稜脈圖、水域圖重新繪製收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台大登山社
成立於民國53年,初期以郊山健行為主,並參與山地服務工作,逐步發展長程、大型登山活動與技術攀登。至66年松蘿湖探勘成功後,中級山探勘成為活動重點;利用中級山嚮導訓練的傳承,探勘隊伍的持續耕耘,以「區域開發」為理念,先後完成宜蘭大濁水溪流域、丹大山區、白石山區及鬼湖山區的探勘,為大學登山社團中留下最豐碩完整成果的團體之一。
作者簡介
台大登山社
成立於民國53年,初期以郊山健行為主,並參與山地服務工作,逐步發展長程、大型登山活動與技術攀登。至66年松蘿湖探勘成功後,中級山探勘成為活動重點;利用中級山嚮導訓練的傳承,探勘隊伍的持續耕耘,以「區域開發」為理念,先後完成宜蘭大濁水溪流域、丹大山區、白石山區及鬼湖山區的探勘,為大學登山社團中留下最豐碩完整成果的團體之一。
目錄
新拓山精神的典範 楊南郡
〔三版編序〕遠方深處究竟有什麼? 何英傑
雲天之際 盧鏡竹
來龍去脈
逝者如斯
大地之眼
迢迢路遠
你來
隱野深處
好奇的開始 何英傑
前輩的足跡 何英傑
【探勘隊伍】
關門古道東段 陳文翔
丹大東西溪初探 陳文翔
丹大九華大瀑布 陳永龍
關門古道西段 何英傑
石城谷南探卡社中之線關門線 何英傑
丹大巒大越嶺東郡大山 何英傑
丹大巒潭密西可灣 王凌霄
丹大西溪越嶺大石公山 賴明佑
巒潭丹大 葉大成
五里程北探卓社中之線 盧鏡竹
卡阿郎溪東上六順七彩湖 何英傑
倫太文阿巴拉縱走丹大山 陳永龍
丹大溫泉 魏家弘
卡社溪登雙子山訪干卓萬 蔡日興
治茆山 孫家琦
丹大東溪橫斷大石公山 葉國偉
【丹大七路會師專輯】 王維中
丹大東溪溯行 羅嘉智、賴明佑
九華丹大 朱幼民
巒大溪溯行 祝基正、蔡明欣
馬太鞍溪溯行 余定政
馬博橫斷 葛禎瑋
東郡橫斷 葉大成
瑞穗丹大 邱必洙
【後續探勘隊伍】
重返關門古道 何英傑
溪溯卡社池干卓萬 吳俊奇
森丑之路尋小檗 游旨价
丹野草山 楊斯顯
沉重山間路
殘憶斷魂稜 賴明佑、紀春興
丹大溪怒吼
賴育民、葉大成、林學聖、王凌霄、盧鏡竹、何英傑
暗夜無雙 何英傑、黃致傑
加油,海鷗來了! 吳俊奇、賴明佑、林柏岑
流浪山裡的故事
那一夜,我們在丹大風雨中 王凌霄、葉大成
卡社之歌 傅子煜
山水山水山水山 盧鏡竹
豬面你好 傅子煜
那段日子 陳永龍
東郡去來 汪庭芳
有一個孩子叫湯姆 何英傑
最令你感動的山 盧鏡竹
城市與山夢與真 鄭堯文
山旅絮語 孫家琦、萬心如、葉大成、林學聖、鄭文凱
江欣鞠、王秀如、陳永龍、何英傑
山野去來
〔初版編序〕這樣灑落的社團 何英傑
〔再版編序〕想念山風呼呼的感覺 何英傑
挖墳與盜林 何英傑
走過丹大的一點夢想 傅子煜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陳永龍
清風的低吟 蔡日興
新拓山精神的典範 楊南郡
〔三版編序〕遠方深處究竟有什麼? 何英傑
雲天之際 盧鏡竹
來龍去脈
逝者如斯
大地之眼
迢迢路遠
你來
隱野深處
好奇的開始 何英傑
前輩的足跡 何英傑
【探勘隊伍】
關門古道東段 陳文翔
丹大東西溪初探 陳文翔
丹大九華大瀑布 陳永龍
關門古道西段 何英傑
石城谷南探卡社中之線關門線 何英傑
丹大巒大越嶺東郡大山 何英傑
丹大巒潭密西可灣 王凌霄
丹大西溪越嶺大石公山 賴明佑
巒潭丹大 葉大成
五里程北探卓社中之線 盧鏡竹
卡阿郎溪東上六順七彩湖 何英傑
倫太文阿巴拉縱走丹大山 陳永龍
丹大溫泉 魏家弘
卡社溪登雙子山訪干卓萬 蔡日興
治茆山 孫家琦
丹大東溪橫斷大石公山 葉國偉
【丹大七路會師專輯】 王維中
丹大東溪溯行 羅嘉智、賴明佑
九華丹大 朱幼民
巒大溪溯行 祝基正、蔡明欣
馬太鞍溪溯行 余定政
馬博橫斷 葛禎瑋
東郡橫斷 葉大成
瑞穗丹大 邱必洙
【後續探勘隊伍】
重返關門古道 何英傑
溪溯卡社池干卓萬 吳俊奇
森丑之路尋小檗 游旨价
丹野草山 楊斯顯
沉重山間路
殘憶斷魂稜 賴明佑、紀春興
丹大溪怒吼
賴育民、葉大成、林學聖、王凌霄、盧鏡竹、何英傑
暗夜無雙 何英傑、黃致傑
加油,海鷗來了! 吳俊奇、賴明佑、林柏岑
流浪山裡的故事
那一夜,我們在丹大風雨中 王凌霄、葉大成
卡社之歌 傅子煜
山水山水山水山 盧鏡竹
豬面你好 傅子煜
那段日子 陳永龍
東郡去來 汪庭芳
有一個孩子叫湯姆 何英傑
最令你感動的山 盧鏡竹
城市與山夢與真 鄭堯文
山旅絮語 孫家琦、萬心如、葉大成、林學聖、鄭文凱
江欣鞠、王秀如、陳永龍、何英傑
山野去來
〔初版編序〕這樣灑落的社團 何英傑
〔再版編序〕想念山風呼呼的感覺 何英傑
挖墳與盜林 何英傑
走過丹大的一點夢想 傅子煜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陳永龍
清風的低吟 蔡日興
序
序
遠方深處究竟有什麼?
何英傑
在丹大吊橋上躺著曬太陽,仍像是昨天的事。
當年,山社在松蘿湖、大濁水溪之後,累積了中海拔山區的經驗,讓我們有能力走進更深更遠的丹大溪流域。那是沒有手機、網路、Google Earth的時代。上完課,我們會匆匆忙忙的上總圖,去看那本永遠在桌角的社團日記;或是到社辦翻閱勘察留言簿,看看誰又開了什麼新隊伍?群聚閒聊,總不出「某某美景、非去不可」之類的話題。扯得興起,少不得一輪招兵買馬、立刻組織起班底。彎彎曲曲的等高線裡,全是傳說、聽說、可能和許許多多美麗的遐想。至於遠方深處究竟有什麼?沿途會發生什麼?一切,只有去了才知道。
我很高興,《丹大札記》把當年的種種情境,作了如實紀錄。這是第三版的印行。除了1991 年初版的十六支隊伍,1999 年二版新增的九支隊伍、四次意外,又增加了「溪溯卡社池干卓萬」「森丑之路尋小檗」「山谷中的一陣清風」等三篇紀錄。林林總總的勘察行跡,不也正是一屆屆伙伴的青春紀錄嗎?過去我以為,勘察是我們向未知世界打開了門。多年之後才明白,其實更多的,是大自然悄悄的在我們的心上開闢了一條條路徑。巨大的山林空間,以其億萬年存在的力量,向這些來訪的不速之客,展現了宇宙的莊嚴與永恆。
前些日子,我聯絡了現任社長,告訴他《丹大札記》又將付梓的消息。寒暄之後,他說,很高興能跟書裡面的人講到話,覺得有點不真實。
我楞了一下,笑了。是啊,算算,這些都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不知道同在書裡、同在溪水裡、同在風雨裡、同在茅草箭竹裡、同在年少時光裡的朋友是否也都安好?
序
遠方深處究竟有什麼?
何英傑
在丹大吊橋上躺著曬太陽,仍像是昨天的事。
當年,山社在松蘿湖、大濁水溪之後,累積了中海拔山區的經驗,讓我們有能力走進更深更遠的丹大溪流域。那是沒有手機、網路、Google Earth的時代。上完課,我們會匆匆忙忙的上總圖,去看那本永遠在桌角的社團日記;或是到社辦翻閱勘察留言簿,看看誰又開了什麼新隊伍?群聚閒聊,總不出「某某美景、非去不可」之類的話題。扯得興起,少不得一輪招兵買馬、立刻組織起班底。彎彎曲曲的等高線裡,全是傳說、聽說、可能和許許多多美麗的遐想。至於遠方深處究竟有什麼?沿途會發生什麼?一切,只有去了才知道。
我很高興,《丹大札記》把當年的種種情境,作了如實紀錄。這是第三版的印行。除了1991 年初版的十六支隊伍,1999 年二版新增的九支隊伍、四次意外,又增加了「溪溯卡社池干卓萬」「森丑之路尋小檗」「山谷中的一陣清風」等三篇紀錄。林林總總的勘察行跡,不也正是一屆屆伙伴的青春紀錄嗎?過去我以為,勘察是我們向未知世界打開了門。多年之後才明白,其實更多的,是大自然悄悄的在我們的心上開闢了一條條路徑。巨大的山林空間,以其億萬年存在的力量,向這些來訪的不速之客,展現了宇宙的莊嚴與永恆。
前些日子,我聯絡了現任社長,告訴他《丹大札記》又將付梓的消息。寒暄之後,他說,很高興能跟書裡面的人講到話,覺得有點不真實。
我楞了一下,笑了。是啊,算算,這些都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不知道同在書裡、同在溪水裡、同在風雨裡、同在茅草箭竹裡、同在年少時光裡的朋友是否也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