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新會員贈$50購物金 加入LINE好友 再得$50折價券!

【好書推薦】 主題活動試閱 超輕量登山野營技巧

【好書推薦】 主題活動試閱 超輕量登山野營技巧

作者: 麥可˙克萊蘭
原文作者: Mike Clelland
譯者: 林政翰
出版社:紅樹林
出版日期:2018/02/09
ISBN:9789867885944


全店,滿1500免運費

NT$32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 title.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variationName[$index] | translateModel}}
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送貨及付款方式
顧客評價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一本實用且富哲理的登山野營指南。

美國NOLS講師 易思婷
米亞桑戶外中心創辦人 林政翰
HANCHOR創辦人 謝章天
《步知道》作者 楊世泰
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輕量化意味著要犧牲旅程的舒適與安全?輕量化裝備都很貴?
為了打破上述兩大迷思,作者以多年的登山健行及野外教學經驗,整理出153個實踐輕量化的小訣竅。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從改變觀念開始,加上學習,不需要花太多錢,便能輕盈、愉快地享受自然。

何謂輕量化?
•    傳統建議負重約為體重的25%~30%
•    輕量(Light weight):基本重量9-4.5kg
•    超輕量(Ultralight):基本重量4.5-2.27kg
•    超級輕量(Super Ultralight):基本重量2.27kg以下
※「基本重量」是指背包中全部裝備,扣除食物、水、燃料等消耗品以及身上衣物後的總重量。

為什麼要輕量化?
•    行進輕快,降低因摸黑或趕路導致迷途的風險。也更有餘裕欣賞大自然。
•    過困難地形時能更準確控制腳的落點,維持身體平衡,降低失足風險。
•    避免因過度負重對膝蓋和腰背造成傷害,才能走得更遠更長久。

基本觀念
•    使用電子秤
•    舒適與安全很重要
•    事前仔細評估
•    可以的話,自製裝備
•    每次登山都嘗試新東西
•    分辨「想要」和「需要」

2017年,我和先生花了20天穿越懷俄明州風河山野區,全程我的負重不超過12公斤。對我來說,在技術性路段,身上輕一分,動作的掌握就高一分,除了增強信心,也加快行進速度,減少暴露在環境因子下的時間,安全性提高不少。我們一路上吃得很好,沒有凍著,每天都能睡個好覺。這趟行程再次印證,認真看待輕量化,事前多一點準備,更能讓自己長長久久從事熱愛的戶外活動。 ------摘自易思婷<導讀>

背超輕就能走超快,能走超快就多了很多仔細欣賞山林、觀賞花朵、融入自然的餘裕。背超輕就有餘裕仔細辨識叉路、融入環境,理當能減少迷途的狀況。背超輕就能提高機動性,能更準確控制腳的落點,減少跌倒甚至墜崖的風險。
更進一步深入超輕量登山的讀者,應當能體會這跟獵人上山是很類似的經驗,以最少量的裝備與大自然進行最深的交流,希望這最終會帶領您擁有超輕量碳足跡的人生。 ------米亞桑戶外中心創辦人 林政翰

從前以自己的負重能力為傲,後來才了解到輕量化不僅僅是為了舒適,更是登山安全失落的一環;為了預防登山意外的最大宗¬¬──失足的發生,不要輕視山林環境,不要以為自己很能背重,背得輕而巧才能走得更遠更久!針對如何走得輕便舒適安全,作者列舉了許多實用的技巧及思考方向,無論是登山健行的新手或老手都值得細細咀嚼。 ------ HANCHOR創辦人 謝章天

作者提到的許多技巧,皆與我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的經驗不謀而合,讀來樂趣十足、回味無窮,也解開許多疑惑。輕量化沒有規則可循,過去只能透過大自然從錯誤中學習,現在省事多了,想知道、該知道的輕量化祕技只要閱讀本書就能獲得。建立輕量化觀念比購買輕量化裝備重要,153個技巧不只幫你減輕背包重量,也協助你訓練出一顆輕量化的腦袋。 ------《步知道》作者 楊世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可˙克萊蘭Mike Clelland
在著名的美國戶外領導學校(NOLS)擔任講師超過20年,也是受歡迎的插畫家。他成長於平坦的密西根州,接著在紐約過了10年雅痞生活。自學插畫,從未上過美術學校。1987年,他認為整個冬天都泡在懷俄明州的白雪裡好像很好玩,沒想到在體驗過洛磯山脈的生活之後,發現自己愛上在荒野中獨處,很難回到大都市的日常。
麥可目前全心投入熱愛的大自然及插畫,著有《艾倫與麥可很酷的登山健行指南》(Allen & Mike’s Really Cool Backpacking Book)及《艾倫與麥可很酷的山岳滑雪指南》(Allen & Mike’s Really Cool Backcountry Ski Book)。

譯者簡介

林政翰
20多年登山經驗,於大學登山社養成登山、攀岩、溯溪、雪地技能,曾到國外學習西方登山技術與野外急救,並長期跟隨布農獵人學習山林知識,對山區搜索與救難也有濃厚的興趣。

米亞桑戶外中心創辦人。米亞桑中心旨在以登山安全與低環境衝擊為前提,開設各類型登山教育課程,「極輕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課程,它跟登山安全有極大的相關性,也能讓登山過程極輕鬆又愉快。

除了各項課程,也將著名的加拿大班夫及澳洲海洋影展帶進台灣,加上本土紀錄影片,合為米亞桑山岳影展,固定於每年十二月舉辦,是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期待的盛會。

目錄

致謝
基本觀念
1.    準備一個秤
2.    最重要的是舒適與安全
3.    仔細評估每一樣東西
4.    自製裝備,而且最好來自垃圾堆
5.    當怪咖很OK
6.    每次登山都嘗試某樣新東西
7.    少帶一點
8.    分辨「想要」和「需要」
9.    剪掉東西
10.    記錄裝備
開始
11.    瞭解專有名詞
12.    示範行程
13.    買一本唐˙拉迪金的《輕起來》
14.    不推薦裝備
15.    三大系統
16.    千萬別說「這只有幾公克而已」
17.    絕對不要猜測物品的重量
18.    做一張裝備表單
19.    別帶,就沒有重量
20.    沒有「以防萬一」這件事
21.    以系統來思考
22.    學習縫紉
23.    隊友分攤重量
心理準備
24.    人為因素
25.    感謝野外
26.    照顧好裝備
27.    別遺漏任何東西
28.    定義成功
29.    從錯誤中學習
30.    極輕量裝備比較貴嗎?
31.    營地的意義
32.    心在路程中(一個簡單的練習)
33.    和手錶、錢包、手機、車鑰匙說再見
34.    身體臭沒關係
35.    和黑夜交朋友
36.    把頭燈縫在毛帽上
37.    蚊子問題
38.    以簡單的行程測試
39.    打破2.27公斤的基礎重量:超級輕量
40.    背太少
41.    準備好「隨時出發箱」
42.    只過一夜無需完美
43.    與朋友分享
44.    實踐無痕山林(LNT)
45.    撿垃圾
決策
46.    超輕量背包讓做決定更簡單
47.    如何在團隊中做決定
裝備
48.    羽毛 v.s.合成纖維
49.    上半身穿著
50.    下半身穿著
51.    不起眼的頭巾
52.    不帶收納袋
53.    什麼!不帶刀?
54.    自己做牙膏粒
55.    準備簡易急救包
56.    帶簡易修補包
57.    修剪地圖
58.    多功能的頭蚊網
59.    蒐集可愛小瓶
60.    選擇你的豪華裝備
61.    所有你可能需要的裝備
打包
62.    以背包為基礎
63.    打包
64.    找朋友一起
行程
65.    選擇大膽的路線
66.    登山杖
67.    找出你的行進速度
68.    早點出發
69.    晚點紮營
70.    在路上吃晚餐
71.    在路上吃早餐
72.    午睡技術
73.    一天走32公里
74.    休息
75.    離開步道行進的藝術
76.    小背包利於攀爬
77.    具備雪地行進技術
78.    需要接駁車?用拇指就好了!

79.    穿輕便的健行鞋
80.    鞋帶鬆緊剛好
81.    需要綁腿嗎?
82.    預防水泡
83.    好用的水凝膠
84.    升級鞋墊
85.    幾雙襪子?
86.    睡覺襪
87.    腳濕掉沒關係!
88.    防寒襪
89.    在腳上套塑膠袋
露營
90.    外帳搭配露宿袋的快樂組合
91.    固定外帳
92.    隱形紮營技術
睡眠
93.    找到理想的過夜地點
94.    觀察天空
95.    睡在星空下
96.    睡袋、睡袋被和露宿袋的差別?
97.    必備睡墊
98.    以最少裝備達成溫暖睡眠
99.    穿上所有衣物睡覺
100. 不起眼的枕頭

101.     應該背多少水?
102.    最輕的容器是什麼?
103.    裝滿水瓶
104.    需要時加些電解質
105.    應該喝沒處理過的水嗎?
106.    如何使用Aquamira淨水劑?
雨天對策
107.    不要一下雨就停下來
108.    關於防水
109.    如何弄乾濕襪子?
110.     自製雨裙
沙漠旅行
111.     沙漠行進技巧
112. 盡可能利用沙漠水資源
身處有熊國
113.     在有熊國過夜
114.     夜晚把食物吊起來
115. 隨身攜防熊噴罐
野外如廁
116.     解放自己:不使用衛生紙
117.     清洗屁屁
爐子與炊具
118.     輕量化爐子與炊具
119.     需要多大的鍋子?
120.    自製酒精爐
121.     計算需要的酒精燃料
122.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123.    不起眼的Esbit塊
124.    柴爐沒有燃料重量
125.    千錘百鍊的迷你BIC打火機
126.    進階點火技巧
127.    帶備用點火器
128.    廚房的清潔
咖啡
129.    土耳其與牛仔咖啡
130.    路程上享用咖啡
食物
131.     可以在野外吃得很好
132.    計畫食物三步驟
133.    每天需要多少食物?
134.    食物重量與雜貨
135.    製作食物重量表
136.    決定天數
137.    行進糧v.s.正餐
138.    需要多少熱量?
139.    增加食物量的因素
140.    天數影響食物量
141.     隨天數拉長所增加的東西
142.    平衡食物類型
143.    全部裝袋
144.    不使用爐子
145.    食物吃光了怎麼辦?
146.    自製保溫隔層(Cozy)
野外食譜
147.    健康美味的糧食計畫
148.    晚餐
149.    神奇的馬鈴薯泥沖泡包
150.    醬料
151.     早餐
152.    行進糧
感想
153.    簡單生活:最極致的登山技巧

只是因為能背,就背嗎?

易思婷

15年前我剛踏入戶外世界的時候,輕量化就已經蔚為風潮了。那時我在費城唸書,與朋友們最常去露營健行的步道是阿帕拉契山徑,它是美國三大長距離步道中最有人氣的一條,北起緬因州南到喬治亞州,全長約3,500公里。許多人夢想花上3到6個月,一次走完(thru-hikers)。

還記得與朋友走在阿帕拉契山徑時,很容易認出這些全程徒步者,他們的背包很小,食物多半是只要加熱水的乾燥糧,爐頭是用半個可樂鋁罐做成的酒精爐,我捧在手上端詳,連個噴嚏都不敢打,生怕它飛走。但最讓我狐疑的是鞋子,不是傳統的高筒登山鞋,而是輕量的越野跑鞋。他們背上的包袱輕,腳上的負擔少,一路健步如飛,眼光總是向前看,很少往腳下看。

那時我才剛踏進戶外領域,總覺得在岩石路徑多的賓州段,不穿高筒登山鞋一定很容易扭傷腳踝,很納悶他們怎麼可以只穿越野跑鞋?直到多年後才領悟,當負重輕,能掌握自己的步伐,自然不需要笨重的登山鞋。

看多那些人的奇異行為後,因為好奇我上網閱讀輕量化論壇和達人的部落格文章,想了解輕量化究竟是怎麼回事,結果看到的多半是對一克兩克斤斤計較,比如把牙刷斷柄,把牙膏擠出來在太陽下曬乾,切成一段段攜帶等內容。我看完後嗤之以鼻,覺得輕量化就是犧牲舒適度罷了。我當時的行程頂多四、五天,最初體力較差,確實嫌過包袱重,但幾次下來也就習慣了,還驕傲自己真能背,何必為了輕量化走極端路線。

後來愛上攀登,先後去爬南北美第一高峰,之後投入技術性高山攀登,除了野營裝備和食物,還要背大量的攀登裝備,非常沉重。雖然我比往日更能背了,也因為熱愛攀登而甘願背,但是屢屢聽到在戶外學校任職多年的同事因為長期負重,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需要開刀整治骨盆或膝蓋的故事,心中逐漸響起警鐘,開始思索是否有必要背這麼重。只是因為自己能背,願意背,所以就背嗎?

慢慢的,當我前往偏遠山區從事技術性攀登時,會開始審視裝備,盡量在不少帶關鍵裝備的情況下,減輕重量。我可是要攀登一輩子的,不能不認真看待因為負重太多而對身體可能造成的慢性傷害。不過,徹底讓我完整擁抱輕量化還是2017年秋天從事的一趟山脈穿越旅行。

我與先生Dave Anderson在2017年八月底前往懷俄明州的風河山野區(Wind River Range),目標是從北到南穿越整個山區,沿途登頂大陸分水嶺(Continental Divide)上43座有名字的山峰,包括懷俄明最高峰4,209公尺的Gannett Peak。這些山峰多數為技術性山峰,北半部多為冰川行進以及冰雪攀,南半部則多是岩攀。

我們的計畫是穿越,不是單攻,有持續的方向性,必須把全副裝備帶在身上攀登,不能走輕裝攻頂再原路回去的策略。輕量化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在技術性的路段,身上輕一分,對動作的掌握就高一分,安全性也多一分。除了增進移動信心,也加快行進速度,而在技術性路段上,減少暴露在環境因子下的時間,即是降低風險、增加安全的不二法門。

這次我的確折斷了牙刷,不過沒有到擠出每天的牙膏段曬乾的地步。整個行程我最大的負重量沒有超過12公斤,攀爬技術性路段時,從沒有因為重量而讓我擔心失足,走在較簡單的路段上,更是行進如風。

少了擔心,多了輕快,更能從容往前看,而不是往腳下看。我的視野更廣,能更早預期下一步,盤算策略和行進路線,也更有餘裕欣賞壯闊的風景。

有沒有犧牲舒適度呢?我們的確因為過度樂觀而少帶了一些食物,但一路上吃得很好,也沒有凍著,每天都能睡個好覺,全程精神奕奕。我們最後走了20天,但從來沒有因為不舒適,而造成精神和體力的過度損耗。這是一趟相當難得、幾乎只被快樂回憶填滿的旅程。

我問自己,怎麼沒有更早開始認真看待輕量化?它需要的只不過是事前多一點準備,在短期效應上,讓人更能從容執行和享受行程,多留幾分餘裕應付突發的緊急狀況。長期來看也避免無謂的身體耗損,讓自己能夠長長久久從事熱愛的戶外活動,何樂而不為?

所以我很開心見到本書出版,輕量化是在學習理解哪些東西是非必須的,讓自己站在主控的角度,選擇想要背負的重量。也許你這趟上山想要和朋友在星空下喝杯紅酒,促膝談心,那麼了解輕量化的原則,能夠讓你因為減少不需要的重量,除了多帶一瓶紅酒,還能帶上配酒的美味食物。只是別忘了把空酒瓶帶回山下哦,無痕山林才能讓我們永久享受荒野的神奇力量。

本文作者為美國戶外領導學校(NOLS)講師、高山嚮導。著有《我的露營車探險:以日常空間的「小」,換取倘佯曠野的「大」》、《睡在懸崖上的人》,以及攀岩工具書《一攀就上手》、《傳統攀登》。

送貨及付款方式

送貨方式

  • 宅配(恕無法指定時間;六日不送件)

付款方式

  • 信用卡一次付清(支援Visa, Master, JCB)
  • 信用卡分期付款( 訂單需滿$3000元以上可用)
  • 超商代碼(須持結帳畫面中的虛擬代碼到超商印出繳費單,並在超商櫃檯繳費)
  • 超商條碼(須截圖/印出結帳畫面中的二維條碼,到超商櫃檯繳費,約2-3天入帳)
  • 月結 [限經銷商]
顧客評價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